Tag: 考古
-
公義的拯救者,願祢來臨
基督教傳統稱受難節前的星期天為棕枝主日,是紀念耶穌光榮進入耶路撒冷的日子。大約兩千年前的當日,群眾脫下外衣,與棕枝一同鋪在地面上,讓騎著驢駒的耶穌走過進入耶路撒冷。群眾大聲高呼「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太 21:9)。 當我們細閱聖經,會發現棕枝主日的圖畫未必如我們想像。符類福音就事件的記載均有不同,馬太及馬可記載群眾在田間砍下樹枝鋪在地上,卻沒有提供植物的品種(太21:8;可11:8),路加筆下不論群眾手上,或地上均沒有植物(路19:35-37),只有約翰記載耶路撒冷的民眾拿著棕枝歡迎耶穌進入聖城(約 12:13)。
-
聖彼得魚
耶路撒冷水族館其中一個展區是關於以色列的四海:基尼烈海(Yam Kinneret;基督徒稱為加利利湖)、地中海、蘆葦海(Yam Suph;紅海)及死海。(對,死海,裏面是沒有魚的,展覽是介紹死海旁邊小溪內的魚類)。基尼烈缸內的魚數量冠絕全館,或許因為魚類都是本土的,也可能最容易繁殖。作為聖經讀者,我們最感興趣的問題無疑是缸內究竟哪一條才是聖彼得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