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要結出果子來,和悔改的心相稱。不要自己心裏說:『我們有亞伯拉罕為祖宗。』我告訴你們,上帝能從這些石頭中給亞伯拉罕興起子孫來。」(路加福音3:8)

以上經文出自施洗約翰的口。要明白這段經文,就要看我們能不能掌握「亞伯拉罕的子孫」這句話的意思。在新約有好幾處地方,這句話都非常重要。從文化的角度入手,會更清楚當中的意思。



亞伯拉罕固然是猶太人之父。他本是一個外族人,直到他和他的家人跟上帝立約,並且以割禮為他和他所有子孫立約的記號,他才成為首個猶太人。「亞伯拉罕的子孫」的一個意思是,所有在亞伯拉罕的約裏的後代,也就是行了割禮的猶太人。在耶穌時期,一個人的救恩關乎他是不是「亞伯拉罕的子孫」。按當時的理解,這個人必須屬於跟上帝立約的家族。但是約翰以上的言論顯示他不同意這樣的理解,他叫他們不要自持民族的約就以為他們會跟上帝和好。反之,他們需要成為真正「亞伯拉罕的子孫」──就是要在心裏有著跟亞伯拉罕同樣的信心。我們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因此作為「亞伯拉罕的子孫」就應該有亞伯拉罕的性情,就是信任上帝,同時委身給衪。這就是耶穌在約翰福音8:39所說的意思。



值得深思的是,保羅把這個定義延伸到外族人,正是「亞伯拉罕的子孫」最初定義時所不包括的人!他說:



正如亞伯拉罕「信了上帝,這就算他為義」。所以,你們知道:有信心的人才是亞伯拉罕的子孫。聖經既然預先看見上帝要使外邦人因信稱義,預先傳福音給亞伯拉罕,說:「萬國都必因你得福。」(加3:6-8)

保羅懂得上帝對亞伯拉罕的應許,指出上帝會藉他賜福goyim(意思是「萬族」或者「外族人」)。保羅指出上帝的賜福,不單是給那些行了割禮而又服從上帝律法的猶太人,同時也包括世上的外族人。值得深思的是,當上帝向亞伯拉罕說這話時,亞伯拉罕還是一個外族人!從這點看來,保羅可以作出結論,如果外族人相信上帝,他們就是亞伯拉罕真正的子孫。他說:



「既然你們屬於基督,你們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是照着應許承受產業的了。」(加3:29)


原文上載於隱基底資源中心 http://www.egrc.net 版權屬作者所有,蒙作者允准把原文翻譯及上載。©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