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蘭經過那地,到了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裏。那時迦南人住在那地。
創世記12:6
在1954至1955年的考古工作期間,考古學家M‧Dothan在納哈里亞(Nahariya),一個在以色列北面沿地中海近黎巴嫩邊境的城市,發現一座迦南人的廟和邱壇(High Place/Bamah)。
在那裏出土的文物包括大量的陶器、器皿、碗、小杯等,都是跟獻祭有關,屬中青銅時代IIB時期(1750-1650B.C.E),其中較特別的是一些金屬製的偶像及一個用作鑄造偶像的石模。1
圖中的女性銅像是以色列博物館用上述那個約4000年前的石模鑄造而成的,夏達華聖經文物博物館用這個銅像反製出一個石模的仿製品。這是一個迦南的女神像,高200毫米,戴椎形帽子,從帽子伸出一對角,頭髮及肩,除頸鏈之外,全身一絲不掛2。

有考古學家猜測這個女神像是用作保護婦人生育3,有些則認為這個偶像是烏加里特(Ugarit)一個很重要的女神「航海者的守護神」(Asherah-Yam)。在納哈里亞發現這個偶像石模的地方有一座早期的廟宇,後來廟宇荒廢,有人在上面起邱壇來拜祭這個女神,又在北面蓋了一座新的廟,在裏面找到的祭品和器皿都是用作供奉這個女神的。在中青銅時期至青銅後期,也就是希克索斯王朝(Hyksos)時期,拜祭這個女神的活動非常興旺4,可見拜偶像跟區域和潮流有關。
亞伯拉罕跟隨上主到迦南地,由北面走到南面,很可能也看過類似這個女神的偶像,也許那時候他會明白到,不論在哈蘭、迦南地或埃及,上主才是那位作王的。人對上主的順服和敬畏不應該跟隨潮流,因為上主只有一位,祂是獨一而永恆的上帝,這就是我們的信心之父亞伯拉罕所信的。

然而,今天不少基督徒卻可能在敬拜多個「基督」,基督徒在工作崗位時是一個模樣,在教會卻是另一個模樣,這其實已經是用生命在表現自己工作崗位的耶穌跟教會裏的耶穌不一樣,因為人面對的神不同,生活表現就自然會不同!
基督教也有很多「潮流」,一時流行訪韓,一時流行情緒高漲的敬拜聚會,一時流行成功豐盛,一時流行神蹟醫治……人固然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對上主的愛與敬畏,但是把信仰生活變成一個又一個的潮流,則叫人不得不質疑基督徒是不是真的認識那位獨一而永恆的上帝。
- Ephraim Stern,“The New Encyclopedia Of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In The Holy Land, Vol. 3,”(Carta, 1993), p. 1091。
- 2. M. Dothan, “Israel Exploration Journal 6”(Israel Exploration Society, 1956)。
- 3. Ora Negbi,“Canaanite Gods In Metal”(Tel Aviv University, 1976)。
- 4. 跟註腳1 同, 頁1092。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