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達華聖經文物博物館收藏:哈斯摩尼時期的油燈仿製品。

今日是猶太人開始慶祝光明節的日子。光明節在新約聖經稱作修殿節(約10:22),這個節期沒有在舊約聖經出現,不屬於上帝所吩咐以色列要遵守的節期之列,因為光明節發生的時間正正在新舊約聖經之間。這個故事對於改革宗基督徒來說可能比較陌生,因為我們的聖經內沒有這個歷史故事,但是在天主教(瑪加伯上下書)及東正教(馬加比1-4書)的聖經裏,昆蘭群體死海古卷及約瑟夫的著作內都保存了馬加比及光明節的故事。猶太人在光明節慶祝及紀念光明戰勝黑暗、潔淨勝過不潔淨、屬靈勝過屬世、猶太戰勝希臘以及潔淨聖殿1。光明節的故事也是新約聖經故事的序幕,這個故事能幫助我們明白新約聖經的歷史背景。透過閱讀瑪加伯上下書、約瑟夫及近代聖經、考古學者的研究,筆者希望探索這個歷史故事從而加增我們對猶太歷史及新約背景的明白。

於意大利的龐貝城的發現的亞歷山大馬賽克圖,圖裡描繪了公元333年亞歷山大與波斯王大利烏三世(Darius III)的一次戰役。

亞歷山大開始西征戰役的第一步是南下攻擊埃及,在前往埃及的途中就可以順道把以色列地征服並納入希臘的版圖內,亞歷山大死後他手下的希臘將領把他的國土瓜分,歷史學家稱這段時間為Diadochi(繼承人)時期。安提哥那一世(Antigonus I)、塞琉古一世(Seleucus I Nicator)、托勒密一世(Ptolemy I)及他們的後人爭奪國土,以色列地的管理權多次易手。除了主權多次改變之外,對以色列的文化也有重大改變,希臘的眾統治者將希臘文化帶來,歷史學家稱為希臘化(Hellenization)的過程。

居住在以色列地的人民也未能避免被希臘同化的命運。按馬加比一二書及約瑟夫的著作記載在塞琉古帝國(Selucid Empire)安提亞古四世(Antiochus IV Epiphanes)統治期間,耶路撒冷大祭司的職銜為耶孫(Jason)及米尼勞(Menelaus)所爭奪,為了爭取希臘統治者的支持,耶孫及米尼勞都將耶路撒冷打造成為一個希臘城市;在耶路撒冷建立體育館(Gymnasium)、將耶路撒冷的居民變成安提阿(塞琉古帝國首都)公民、移除割禮的印記及隨從希臘的習俗2。米尼勞甚至在安提亞古前往埃及攻擊托勒密王朝期間,帶領安提亞古進入聖殿,將內裏收藏的金銀都帶走了以作戰役的軍費3

耶孫及米尼勞的相爭最終引起安提亞古的關注,安提亞古假定這是猶太人的動亂,隨即帶領大軍進攻耶路撒冷,入城後大肆殺戮,無論男女老少都不放過,他將聖殿內的聖器都拿回安提阿去,又頒布命令,不容許猶太人繼續遵守摩西五經的律法。

王隨後諭令全國,使各國民族合成一個民族,4全族棄本國固有的禮俗。於是各外邦民族都表示服從君王的諭令,也有許多以色列人甘心接受了他的宗教,向偶像獻祭,褻瀆安息日。王又派遣使臣帶著詔書到耶路撒冷及猶太各城去,令人隨從外邦的禮俗, 廢止聖殿內舉行的全燔祭、和平祭與奠祭,禁止遵守安息日和慶節,污辱聖殿和神職人員,且修築祭壇、殿宇和寺廟,供奉偶像,宰殺猪和不潔的牲畜作祭獻,不准給孩子行割損,且行各樣不潔和褻瀆的事,自陷罪污,使人忘卻法律,廢除禮規。凡不遵從王命的人,死無赦。

瑪加伯書上》 1:41-50思高聖經

就在這個背景下,我們故事的主人翁馬加比家族出場了,在下一篇我們繼續探討馬加比家族的革命故事。

下一篇:馬加比、光明節與猶太獨立(二)

參考資料:

“The New Complete Works of Josephus”, Flavius Josephus, translated by William Whiston, Commentary by Paul L. Maier. ( Kregel Publications,1999).

《約瑟夫著作精選》, 保羅梅爾(Paul L. Maier)編。(新北市中和區:聖經資源中心,2008)

“The Sacred Bridge”, Second Emended & Enhanced Edition, Anson F. Rainey, R.Steven Notley. ( Jerusalem: Carta Jerusalem, 2014).

“Jerusalem:City of the Great King”, R.Steven Notley. ( Jerusalem: Carta Jerusalem, 2015).

  1. http://www.chabad.org/holidays/chanukah/article_cdo/aid/102911/jewish/What-Is-Hanukkah.htm
  2. 1 Maccabees 1:12-15 ; 2 Maccabees 4:9-10
  3. 2 Maccabees 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