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拉罕把燔祭的柴放在他兒子以撒身上,自己手裏拿着火與刀;於是二人同行。以撒對他父親亞伯拉罕說:「我父啊!」亞伯拉罕說:「我兒,我在這裏。」以撒說:「看哪,火與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羔羊在哪裏呢?」亞伯拉罕說:「我兒,上帝必自己預備燔祭的羔羊。」於是二人同行。(創世記22:6-8)
有一次,我聽到一位婦人對以撒幾乎被獻作祭物一事的看法,她深感冒犯:上帝怎麼可以要一個孩子經歷這麼大的痛苦?這位婦人表示厭惡這個故事,因為上帝犯了虐兒罪。
要回應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先看看以撒在故事裏的角色。他真的是一個飽受驚恐的小孩嗎?經文提到他背著木柴,這些木柴又大又重,不是一個小孩子能承擔的。他可以承擔得起這些木柴,證明他當時已經是一個強壯的年青人,比起他的老爸更有力去挑起這個重擔。如果的確是這樣,他父親就不可能強迫他做不願意的事。這樣看來,以撒是甘心情願地獻上自己,服從在父親的心意下,他信任父親,也信任上帝。以撒像他父親一樣,是一個信心偉人。
那個婦人對這個故事有這種反應,反映出她對耶穌受死的事也應該有同樣的反應,耶穌可算是一個被迫犧牲的年青人。很多時候,人認為天父是一個憤怒和殘忍的上帝,同樣會要求他們作出犧牲。但是我們往往沒有意識到,上帝只有一位,不是兩位。那位甘心樂意獻上自己作為祭物的,正是上帝,也就是天父。如果這是事實,上帝在故事裏的終極角色,不是單從天上觀察眾生,而是親自代替了以撒,背負著木柴,成為終極的祭物。
原文上載於隱基底資源中心www.egrc.net,版權屬作者所有,
蒙作者允准把原文翻譯及上載。©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