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以後,上帝考驗亞伯拉罕,對他說:「亞伯拉罕!」他說:「我在這裏。」上帝說:「你要帶你的兒子,就是你所愛的獨子以撒,往摩利亞地去,在我指示你的一座山上,把他獻為燔祭。」(創世記22:1-2)

  以撒幾乎被犧牲的故事,在猶太人的傳統裏,稱為Akedah,意思是「捆綁以撒」。這是聖經裏最難明白的經文之一,但是也同時含有豐富的意義,當我們明白到故事背後一些希伯來語句的意思,這個故事的內容就顯得更豐富了!

  例如,亞伯拉罕回答上帝「我在這裏」,原文是hineni,意思遠遠不只是講出一個人的所在地。這是一個孩子向父母或者僕人向主人,表示自己在敬候聽命,含有「為你效勞」的意思。亞伯拉罕是全面開放自己等候上帝的指示。

  而上帝的回應是:「你要帶你的兒子」,也是需要有猶太思想才能捉摸到當時的氣氛。這句的動詞用na作結尾,表示一個很溫柔的請求。上帝溫柔地向亞伯拉罕提出很嚴肅的請求,就像在句子加上「請你」的意思。上帝在問亞伯拉罕是不是願意答應祂的請求,而不是嚴厲地命令他去照辦。而希伯來語那句「往那地去」(lekh l’cha),在聖經的別處只出現過一次,就是上帝向亞伯蘭說的第一句話。接著上帝考驗亞伯蘭,要求他離開自己的家庭,土地和產業,到上帝指示他的地方去。而在這裏,上帝重複那個考驗,所不同的是,那次亞伯拉罕要放棄他的過去,而這次卻要放棄上帝藉以撒給他的應許,也就是放棄他的將來。

  奇妙的是,亞伯拉罕為所多瑪人的性命大膽向上帝討價還價,但是在獻以撒的事上卻默然承受。亞伯拉罕也許在開始時已經明白,上帝會使他過渡這個終極的考驗。

原文上載於隱基底資源中心www.egrc.net,版權屬作者所有,

蒙作者允准把原文翻譯及上載。©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