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安的民哪,應當大大喜樂! 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歡呼。
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裏。他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地騎着驢,就是騎着驢的駒子。”

撒迦利亞書9:9《新標點和合本》

在這個月,當我們看有關彌賽亞的經文時,我們不應忘記在撒迦利亞書中的描述,當中清楚地指出耶穌會騎着一頭驢子,凱旋地進入耶路撒冷。重要的是,我們要明白他是騎着一頭驢子而不是一匹馬,若是騎着馬就是與爭戰有關。這位君王是以和平得勝,而非發動戰爭。

當中有趣的是,「謙和」是有幾個不同的翻譯方法,而這幾種譯法都同時在描述耶穌。在這節中被譯作「謙和」或是「卑微」的希伯來字是ANI,但這字在其他地方卻很少被譯作「謙和」,反而譯作較為普遍的另外兩個意思:

  1. ANI是「貧窮」。
    在耶穌的一生中這也是真實的。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但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屬於他的就只有一件衣服,他沒有房屋,沒有妻子和家庭。因為他在世上的時候沒有財富和榮耀,很多人便會忽略了他由始至終是一位君王。
  2. ANI是「受苦」——受壓迫,是悲慘的,在困苦或是在傷痛中。特別的是,當耶穌當進入耶路撒冷時,在他的預言中也成就了這一切。路加福音這樣說:

「耶穌快到耶路撒冷,看見城,就為它哀哭,說:『巴不得你在這日子知道關係你平安的事;
無奈這事現在是隱藏的,叫你的眼看不出來。因為日子將到,你的仇敵必築起土壘,周圍環繞你,四面困住你,並要掃滅你和你裏頭的兒女,連一塊石頭也不留在石頭上,
因你不知道眷顧你的時候。』」

路加福音19:41-44《新標點和合本》

這位耶路撒冷的君王騎着驢子,和平的入城,身上只得一件衣服,沒有皇袍。進來時,他因為這城而感到悲痛和困苦,這城的人連自己需要一位救贖主也不知道,而他們真正的君王卻正在此時進入了他們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