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考古學家而來的一點反省

加利利清晨



相信不少弟兄姊妹與筆者一樣,在研經時都接觸過釋經書所提供的考古資料。這些資料能為經文的背景提供佐證,使經文變得立體,幫助研經者建立較扎實的信息。

但我們少有探究的是,這些資料在我們引用時就已經有一個結論,而這個結論到底經過甚麼樣的過程才被建構出來的?



同工Zachary在3月寫了《伯賽大在哪裏?》一文,介紹了「El-Araj考古項目」的背景,項目的其中一位負責人是考古學家Mordrchai Aviam,是位猶太人,大家都稱呼他Moti,現任教於Kinneret College on the Sea of Galilee。他說El-Araj這個考古項目的目的是嘗試在以色列官方所定的伯賽大地點之外,提供另一個可能的位置。



我與另外4位成員於7月8日由香港出發,經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機場前往以色列先與美國的成員會合,然後一同參與這次考古工作。




DSC02224預備器材,準備開工



第一天的挖掘工作於以色列時間7月10日早上開始,清晨6:00所有工作人員已抵達現場等候負責人的指示,然後從貨倉拿取出工具作準備。我們一天的工作時間由早上6:00至中午12:00,8:30所有工作人員會一起吃早餐,其餘所有時間就是拿着鋤頭在地上鑿。工作中較為艱鉅的是須要清理一些石頭,這些石頭未必很巨大,但卻相當重,有時需要至少4位健碩的工作人員才能把它們搬離場地,這類石頭我們大概搬了10塊以上。




當鑿出可能是古代建築物的石牆時,負責人就會指示大家用錐子和鏟子清理石與石之間的泥土和沙石,再用掃除去石頭上的灰塵。這樣做是要使遺跡的外貌明顯些,讓研究人員拍照做記錄,再進行分析。這個過程需要我們做很多彎腰和蹲下的動作,初時大家都感到腰酸背痛,但不知為何,當大家內心很期待見到遺跡的外貌時,就越做越起勁,消除了那份疲累的感覺。每日下午,我們會把挖掘出來的那些完整的陶器、碎片及骨頭洗擦,然後交由Moti和他的研究人員把不同的物件分類、分析。




DSC02255進行挖掘



大家可能會問:「考古學家為你們這幾天所付出的一點點勞力下了一個怎樣的結論呢?」



其實在開始工作的頭4天,我們都不時問Moti和另一位研究人員Dina那些挖掘出來的東西是甚麼,但都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他們只會謹慎地答「這可能會是」或「不是」甚麼而已,也會用上「或許」、「可能」這些不確定的字眼。



Moti曾提及,這次挖掘志不在推翻現有伯賽大的位置,只是想嘗試提供另一個可能,而Dina也說,一個考古研究報告,可以用上15年才能完成。雖然對我們的提問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是從這些考古學者身上,我看到他們對待手上所得資料的態度是如此的嚴肅和客觀,他們時常在不同來源的資料之間掙扎,在「懷疑」與「可能」中不斷琢磨。如有實質的證據,他們有時甚至需要否定自己之前的設定。而研經者所用的考古結論,有不少就是這班考古學家花上長久的時間和努力所得來的成果。




DSC02263
把古物清漯後風乾



得到這類「懷疑」、「可能」的回應有時著實使人感到納悶,但卻是對基督徒一個極為重要的提醒。我們在研讀聖經和探索聖經考古資料時,只會事事求快,傾向用最少的時間,不用多加思索,就能下一個宏大的結論。更危險的甚至會濫用一些粗疏的結論企圖賺取自己的好處,例如是金錢奉獻,或是教內外的名聲等。



這叫我反省到,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態度其實是向上主負責任的一種表現,要是沒有這種態度,人很容易會扭曲上主對自己的期望,走了冤枉路而不自知。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