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於2014年11月4日至2015年1月25日期間,在麥禮賢夫人藝術館舉辦《聖殿、經卷與使者:羅馬時代以色列地區之考古發現》展覽,除了展出《加百列啟示石碑》和近五十件來自以色列博物館的文物外,還有《以賽亞書古卷》(The Great Isaiah Scroll,1QIsaa) 的仿製品1

舊約聖經抄本

在死海古卷於40年代出土之前,最早期的完整希伯來文舊約聖經抄本是來自約公元1000年的Leningrad Codex;此外,Aleppo Codex也是很早期的希伯來文聖經抄本,來自約公元900年,不過該抄本的許多部份已經失傳,不是一份完整的抄本。現時常用的希伯來文聖經,其實就是Leningrad Codex這份抄本的文字,加上大量注腳,告訴讀者其他抄本或版本在該處有甚麼出入。學者一般稱呼這個時期的抄本為馬所拉抄本(Masoretic Text, MT),因為它們是由馬所拉文士編制而成2

由於死海古卷是來自公元前第二世紀至公元第一世紀的文獻,比最早的馬所拉抄本還要早近千年,當學者發現昆蘭出土的死海古卷之中包括有21份以賽亞書抄本時,即時大為雀躍,而今次在香港展出的仿製抄本,是保存了以賽亞書全部66章的1QIsaa,約於公元前125年抄寫,全長734 cm,是所有死海古卷聖經抄本之中,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卷,亦是最先被發現的死海古卷之一3

《以賽亞書古卷》

首次認識到死海古卷之中的以賽亞書抄本的時候,我還在讀中學。當時剛剛信耶穌,團契導師要求我負責一個護教學聚會的題目,因此看了《鐵證待判》,其中指出,以賽亞書古卷與一千年後的馬所拉抄本比較,95% 以上都是一樣的內容,證實文士的抄寫功夫非常嚴謹,讓聖經的內容得以保存良好,值得信賴。

多年以後的今天回看,1QIsaa與馬所拉文本確是頗為類近,但其實兩者還是存在著超過2,500處大小出入4,包括串法上的輕微差異、抄寫的手民之誤、文本上的差別,既有一個字母的差異,也有一整句句子的出入。例如,我們聖經上的以賽亞書2:9b-10,在1QIsaa中並無出現,但是在4QIsaa、4QIsab等其他以賽亞書死海古卷抄本中卻被保存下來了。因此,有學者認為,以賽亞書2:9b-10是由文士後來加插入以賽亞書的,因此較早期的1QIsaa沒有這一小段文字。

以上是1QIsaa比其他抄本更值得信賴的例子,但是也有文士出現手民之誤,而導致1QIsaa內容出錯的地方。例如,以賽亞書16:8-9在我們的聖經中,是這樣的:

16:8 因為希實本的田地和西比瑪的葡萄樹都衰殘了。列國的君主折斷其上美好的枝子,這枝子長到雅謝,延到曠野;嫩枝向外探出,直探過鹽海。
16:9 因此,我要為西比瑪的葡萄樹哀哭,與雅謝人哀哭一樣。希實本、以利亞利啊,我要以眼淚澆灌你,因為有交戰呐喊的聲音臨到你夏天的果子,並你收割的莊稼。」

同一段經文,在1QIsaa卻短了一大截:

因為希實本的田地和西比瑪的葡萄樹都衰殘了。希實本、以利亞利啊,我要以眼淚澆灌你,因為有交戰呐喊的聲音臨到你夏天的果子,並你收割的莊稼。

學者估計,是1QIsaa的文士在抄寫這段經文時,抄到第八節的「西比瑪」時,一個恍神,轉眼以為自己已經抄寫到第九節的「西比瑪」,因此不小心把之間的一大段文字給省略過去了5。正如學者Emanuel Tov指出,抄寫1QIsaa的文士其實並不嚴謹,導致該抄本出現不少錯漏之處,剛好與《鐵證待判》的講法相反6

“The copyist of 1QIsaa produced a carelessly and irregularly written copy that was full of errors. Many of these errors were corrected, and, in fact, of all the Qumran texts, this one contains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corrections, viz. an average of one scribal intervention to every four lines of text.”

按我的見解,1QIsaa與馬所拉文本之間的差異雖然不少,但又不至於會改變了我們對以賽亞書的理解。可是,我認為《以賽亞書古卷》不是用作護教理據的最佳例子。但是不論如何,這是學術上珍貴無比的重要資料,即使是仿製品,還是很值得趁此良機去開開眼界。

 

 

  1. asiasociety.org/hong-kong/exhibitions/temple-scrolls-and-divine-messengers-archaeology-land-israel-roman-times_chi
  2. 有關馬所拉本文更多詳情,可參考LINK.
  3. dss.collections.imj.org.il/isaiah.
  4. dss.collections.imj.org.il/isaiah.
  5. James VanderKam and Peter Flint, “The Meaning of the Dead Sea Scrolls” (New York: HarperCollins, 2002) 132.
  6. www.emanueltov.info/docs/papers/05.isaiah.200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