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第五日所造的大魚

主後330~340羅馬石棺刻上約拿被大魚吞下的故事,展品放於以色列Bible Land Museum,猶太傳統認為吞下約拿的大魚是上主在創世第五日時所造的其中一種動物。

看聖經譯本所造成的忽略

Genesis 1:21  神就造出大魚、和水中所滋生各樣有生命的動物、各從其類;又造出各樣飛鳥、各從其類。 神看著是好的。

每逢兒童主日學教師教導上主在第五日創造海中動物的故事,都會用上趣緻可愛的魚類卡通圖畫去幫助表達,刺激孩子們思想這一日的創造經過,因為中文的「大魚」、「動物」和「飛鳥」都是概括性的表達,我們可以把任何一種天上或海中的生物套入相關概念就能夠理解。創世記的1:21節中的「動物/活動的生物」(כָּל־נֶ֣פֶשׁ הַֽחַיָּ֣ה)和「飛鳥」(ע֤וֹף)的希伯來文確是概括性的字眼,未有指明特別的種類,雖然「大魚」(הַתַּנִּינִ֖ם)也是概括性的詞語,但比起「動物/活動的生物」和「飛鳥」卻又是指向一獨特的物種,因為所謂「大魚」,原文直譯其實是「海獸」或「龍」。

到底叫做海獸,還是叫野狗?

Lamentations 4:3 野狗(תַּנִּים, plural, Qere) (תַּנִּין, plural, Kethib)尚且把奶乳哺其子、我民的婦人倒成為殘忍、好像曠野的鴕鳥一般。

在創世記中海獸叫(הַתַּנִּינִ֖ם),但在耶利米哀歌4:3卻變成了野狗,為何如此?有兩種看法:

一, 經文翻譯問題。耶利米哀歌中同一個字在其他書卷出現都譯作野狗。這字在此節中分別列出兩個希伯來文 (תַּנִּים, plural, Qere)和(תַּנִּין, plural, Kethib),前者是屬於口傳經文時這字的讀音(Qere),後者則是文士抄寫時的寫法(Kethib)。問題出自後者,因為(תַּנִּין, plural, Kethib)這字的寫法(Kethib)的詞性原本是單數字,在其他書卷都解作海獸,但只有在4:3中要跟隨Qere一樣定為眾數,較為可能的原因是文士在抄經時認為明白這字要跟隨Qere的意思「野狗」作為理解會令經文的意思更清晰,始終用海獸放在此書的背景中會比野狗較難明白,但野狗出現在荒涼之地的特性就比較切合聖殿被毀的實況。所以大部分的現代英文譯本都把這節譯作野狗而不是海獸或龍。1

二,不少猶太拉比如Rashi、Ibn Ezra等卻不在意這字在耶利米哀歌中究竟真正所指的是甚麼意思,就直接理解為海獸。Rashi認為如果這不好的動物,都能夠乳養自己的孩子,相反自己的子民卻不理會自己的孩子。雖然我們不能知道海獸是否真以哺乳方式餵養下代,但Rashi卻輕鬆跳過了因字義不確定而造成的理解困難。

海獸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聖經中大多數的動物如獅子、羊、熊、豹、狼、沙番和羚羊都能夠在現實生活找到,依然有人能親眼目睹這些動物在野外生活,但海獸作為創世時已有的物種,今日鮮有人見到牠們的真身,就算有,大多都只是傳說而已。

除了創世記提到海獸外,還有那些經文出現這動物令我們可以明白更多?看看以下經文:

Deuteronomy 32:33 他們的酒是大蛇的毒氣、是虺蛇殘害的惡毒。

申命記提到的大蛇,有些英文譯本如KJV、NAB和YLT都譯作龍,當中沒有提到龍是陸上、水中,還是兩棲生物,但卻以這生物的毒性,去形容所多瑪和蛾摩拉的葡萄。

Job 7:12 我對 神說、我豈是洋海、豈是大魚、你竟防守(מִשְׁמָֽר, guard, barrier)我呢?

約伯向上主形容自己好像衪所要防備的海獸,反映這生物本質相當兇殺。

Exodus 7:9 法老若對你們說、你們行件奇事罷、你就吩咐亞倫說、把杖丟在法老面前、使杖變作蛇。
Exodus 7:10 摩西亞倫進去見法老、就照耶和華所吩咐的行、亞倫把杖丟在法老和臣僕面前、杖就變作蛇。
Exodus 7:11 於是法老召了博士和術士來、他們是埃及行法術的、也用邪術照樣而行。
Exodus 7:12 他們各人丟下自己的杖、杖就變作蛇、但亞倫的杖吞了他們的杖。

如果(תַּנִּין)是指海獸或龍,出埃及記中摩西和法老的術士用手上杖所變的,可能不是我們一直認為的蛇,但幾可肯定這生物不一定活在水中,也可呈現在陸地。2

綜合以上經文,這種動物具有毒性而且極度兇猛,可以在水中和陸上存活,但卻不能以今日動物界的任何一個物種去明白這生物的形象,反而我們要小心不要為這動物隨意套上任何形象更為正確!

為何要記載上主創世時要造海獸?

正如剛先所講,雖然不能知道這海獸的樣子,但在用詞上又不像在創世第五日的飛鳥和其他動物的空泛,反而有其獨特性,為何創世記要刻意提到這種動物呢?
古代近東神話與聖經的描述有不少相似之處。巴比倫的創世史詩《埃努瑪·埃利什》(Enuma Elish)提到以下這段:

「神明聚集歡呼大叫:馬爾杜克(Marduk)是主!
他們授予他權杖和寶座 。
他們給他展示無懈可擊的武器。
這些神明宣佈:我們一同起誓你(馬爾杜克)是我們的主………
去!消滅提馬特(Tiamat),把她的血撒在風中!………」

在這巴比倫的創世故事中馬爾杜克受眾神明的支持,把外型是海獸的提馬特打敗,最後成為天地之主。而聖經的詩篇也有相似的記載:

Psalm 74:13 你曾用能力將海分開、將水中大魚的頭打破。
Psalm 91:13 你要踹在獅子和虺蛇的身上、踐踏少壯獅子和大蛇。
Psalm 148:7 所有在地上的、大魚和一切深洋、

上主擊打大魚(海獸),好比馬爾杜克擊打提馬特一樣,但不同的是,馬爾杜克要打勝海獸才正式成為天地之主,而聖經的創世故事和詩篇提到這種動物,是想回應古代世界文明中的神話故事,反映的是海獸既沒有本已是造物主的耶和華一般的神聖,更只是造物主所創造的眾多生物的其中之一,理應服在造物主的權柄之下,最後被打敗只是因為背叛造物主的結果。

龐貝城內羅馬時期的馬賽克地板,描繪地中海內各種漁獲。

以色列的先知也提到海獸

以色列人被擄前和被擄期間的先知以賽亞、耶利米和以西結都曾經向以色列民提及海獸:

Isaiah 27:1 到那日、耶和華必用他剛硬有力的大刀、刑罰鱷魚、就是那快行的蛇、刑罰鱷魚就是那曲行的蛇.並殺海中的大魚。

Isaiah 51:9 耶和華的膀臂阿、興起、興起、以能力為衣穿上、像古時的年日、上古的世代興起一樣。從前砍碎拉哈伯、刺透大魚的、不是你麼?

Jeremiah 51:34 以色列人說、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吞滅我、壓碎我、使我成為空虛的器皿。他像大魚、將我吞下、用我的美物充滿他的肚腹、又將我趕出去。

Ezekiel 29:3 說、主耶和華如此說、埃及王法老阿、我與你這臥在自己河中的大魚為敵。你曾說、這河是我的、是我為自己造的。

Ezekiel 32:2 人子阿、你要為埃及王法老作哀歌、說、從前你在列國中、如同少壯獅子;現在你卻像海中的大魚。你衝出江河、用爪攪動諸水、使江河渾濁。
Ezekiel 32:3 主耶和華如此說、我必用多國的人民、將我的網撒在你身上.把你拉上來。
Ezekiel 32:4 我必將你丟在地上、拋在田野、使空中的飛鳥都落在你身上、使遍地的野獸喫你得飽。
Ezekiel 32:5 我必將你的肉丟在山間、用你高大的屍首填滿山谷。
Ezekiel 32:6 我又必用你的血澆灌你所游泳之地、漫過山頂、河道都必充滿。
Ezekiel 32:7 我將你撲滅的時候、要把天遮蔽、使眾星昏暗、以密雲遮掩太陽、月亮也不放光。
Ezekiel 32:8 我必使天上的亮光都在你以上變為昏暗、使你的地上黑暗.這是主耶和華說的。

雖然已無從得知海獸的外貌,但總括由巴比倫的創世史詩《埃努瑪·埃利什》,到創世記以至先知書中都提到海獸,這動物叫當時的人明白甚麼?

如果海獸代表對上主背叛、邪惡和毒害,這些敵對上主的勢力最終只會受祂的制服,不能得逞!另外,以色列先知以這動物比喻壓制上主子民的邪惡政權,包括埃及、阿述和巴比倫,因子民的失敗,他們先受到這些邪惡政權的殘害,但上主也同時因這些政權的驕傲,使她們最後受到應得的審判,而子民最終因向上主悔改反而得着安慰!

 

註:

  1. 譯作野狗的經節在詩44:20、賽34:1343:20、耶9:1010:2249:3351:37。由於英文是Jackal,所以叫豺狼會比野狗更貼切。七十士譯本則跟隨海獸/龍這翻譯,不同派別的翻譯的取向令這字在耶利米哀歌中的真正意思變得不確定。
  2. 這裡引用出埃及記的7:9~12中的蛇是本文所講的海獸或龍,但在同一故事的前文4:3和後文7:15卻是用伊甸園中引誘女人的蛇(נָחָשׁ),這個差異值得留意,有待討論。

參考資料:

  1. Rabbi Natan Slifkin. Perek Shirah. Jerusalem: Zoo Torah and Gefen Books, 2001.
  2. Rabbi Dr. Natan Slifkin. Sacred Monsters: Mysterious and Mythical Creatures of Scripture, Talmud and Midrash. Jerusalem: Zoo Torah and Gefen Books, 2011.
  3. Victor H. Matthews and Don C. Benjamin. Old Testament Parallels Laws and Stories from the Ancient Near East. New York: Paulist Press, 2006.
  4. Avigdor Shinan and Yair Zakovitch. From gods to God: how the Bible debunked, suppressed, or changed ancient myths and legends. Philadelphia: Jewish Publication Society book,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