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季的考古活動順利閉幕,整個計劃長四星期,分成兩個兩星期小節進行,合共有17位來自香港的隊員參與,連同30多位來自美國的隊員以及考古學家 Motti Aviam 的Kinneret College 29位學生一同發掘(連同短期義工,今季期間有一天工作人數高達82人)。
整個考古範圍由上季度的5個探方,增加至15個探方(分A/B 兩區),其中5個探方抵達羅馬層段,其餘大部分都處於拜占庭層段。
十字軍時期:
延續上兩個季度的淺層繼續發現十字軍時期的製糖工場,文物發現包括:大量的糖漏(Sugar Bowl)及糖壺(Molassa Jug),種植甘蔗製糖需要炎熱的天氣以及大量的水分,加利利北岸地理環境非常合適,因此十字軍選擇在此處發展這工業,繼而將製作完成的白糖運送至歐洲出售。第一季發現的糖漏與糖壺送往復修,由考古學家訓練的年長退休人士負責,並在今季尾聲時送到現場讓大家欣賞。
其他十字軍時期發現包括:金屬戒子、完整的小玻璃杯及麵包爐。
拜占庭時期:
上兩個季度發現金箔玻璃馬賽克(Gold Gilded Tessera)讓我們相信這裡曾經有拜占庭教堂屹立,並有公元八世紀的朝聖者主教 Willibald(bishop of Eichstätt in Bavaria, Germany)的文獻印證:
……經過迦伯農來到伯賽大,就是彼得和安德烈的家鄉,現在這裡教堂建立與他們的家之上。……
今季雖然沒有發現金箔玻璃馬賽克,但卻發現大理石高壇屏障(Chancel Screen)碎片以及一條高壇屏障角柱子(Chancel Screen Post),這兩件文物連同一個銅製的吊鐘及一些玻璃吊飾,讓我們相信這裡的確曾經有教堂屹立,連同A區及B區所發現的拜占庭牆子,這教堂涵蓋範圍什廣,也有可能是拜占庭時代的修道院建築群,這有待今季考古報告發表後再詳細分解。
其他拜占庭時期發現包括:M字錢幣、旅客用的水瓶子、來自伯善的黑色器皿及陶製小馬塑像。
羅馬時期:
上季A區探方往下發掘到距離地面3米深的位置,發現羅馬馬賽克、空心磚(Tubuli)讓我們相信這裡有羅馬的浴場設施。浴場是羅馬的公共設施,大多出現於繁華都市之內。
約瑟夫(Josephus)在《猶太古史》(Antiquities of the Jews)描述,分封王希律腓力(Herod Phillip)將漁村伯賽大升格為都市(Polis)找到浴場是有力的證據顯示艾阿來就是伯賽大。
他(希律腓力)將伯賽大(位於革尼撒勒湖的)升格為都市,提升她的人口及其華麗程度,並以凱撒的女兒將城市命名為茱莉亞城(Julias)。 (《猶太古史》XVIII 2:1)
在拜占庭層段與羅馬層段之間有一層段並無文物出土,估計是加利利湖水位上漲,淹沒部分城市導致該處被遺棄約150-200年,直至拜占庭時期再有人在其上建立教堂。
4世紀教會歷史學家/主教優西比烏(Eusebius of Caesarea)在《聖經地名大全》(Onomasticon)內對伯賽大的描述只是停留與福音書對該處的描述,讓我們有理由懷疑在4世紀伯賽大原址已經失落。
伯賽大,使徒彼得、安德烈及腓力的城市。位於加利利貼近革尼撒勒湖。- 《聖經地名大全》優西比烏
其餘A區的羅馬發現包括:羅馬錢幣、羅馬器皿、煮食鍋、石磨及龐貝紅濕壁畫(Fresco)碎片。
在B區羅馬層段今季的發現十分豐富,包括大量油燈碎片以及兩隻完整的油燈及一個中型羅馬罎子(Roman Storage Jar),這些發現明顯來自羅馬時期的民居,有別於大型公共設施。所發現的油燈大部分是羅馬碟型油燈(Roman Discus Oil Lamp)有的其上有黑色或紅色油漆。
羅馬時期其餘發現包括:大量馬賽克石粒、羅馬骰子、第一世紀 Terra Sigilata 器皿、小油壺、玻璃瓶子及羅馬錢幣。
最後,本季最精彩的發現是三塊來自希律式油燈的碎片以及一件第一世紀石器的碎片。
希律式油燈又稱為刀削式油燈、因為製作過程是會以小刀削平燈嘴兩則。按照過往考古數據,這些油燈並第一世紀石器都是耶路撒冷製造的,出土年代是公元前一世紀到公元一世紀之間(耶穌的年代),在艾阿來有所發現足夠印證這裡有第一世紀的虔誠猶太群體聚居,與新約聖經耶穌傳道的範圍吻合。
總括來說,今季的艾阿來考古計劃非常成功,考古隊員人數由上季的20人增加到80人,新增的十個探方也有助考古學家對整體地區作深入理解,相信在未來數個季度之內,能清楚知道究竟這裡是否就是耶穌年代的伯賽大。
後記,1998年《從耶路撒冷看》(Jerusalem Perspective)季刊內學者寧孟德(Mendel Nun)文章:「伯賽大是否已經找到了?」引起學術介關注伯賽大位置的討論,作者提倡艾阿來位置比較適合是耶穌時代的伯賽大。結語內他提到“伯賽大有待考古學家的鏟子“最終於在2016才有艾阿來考古計劃誕生,適逢今年是文章刊登的20週年,當時《從耶路撒冷看》的編輯畢維恩教授(Dr. David Bivin)今年到訪考古區,筆者有幸為教授拍下一張照片,其拍攝位置與角度與20年前季刊文章內一張照片十分相近,以此作紀念。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